第七十八章 夜袭-《战国从赵王雍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威!威!威!”

    实践证明,被偷袭的部队即便是能组织起部队,负隅顽抗,其战斗意志也终究是比不过进攻的一方,这就是明证。

    若是正面交战,楼烦可能依旧会败,但绝对不会败得这么快,败得这么惨。

    天色渐渐明亮起来,太阳在东方露了头,光纤穿过如纱的云层,穿透过迷蒙蒙的山谷,不知不觉中烟雾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
    战争早已结束。

    赵雍策马奔下了山头,此时他心中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战场上的景象特别惨,山谷中尸体横七竖八一片狼藉,此时正有许多赵军士卒收拾战场,遍地地哀嚎声,医者正在努力搜寻生还的战士。刀枪剑戟乱糟糟的插在泥土中好似荒芜的野草。

    但赵雍不能骗自己,此时他心中确实有一种别样的快感。

    不少投降的楼烦兵卒正跪伏在地上,被持武器的赵军士卒看压威胁着,然后俘虏在赵军的指挥下分批押送出战场。青壮劳力将会被分批次押送到赵国腹地,开荒屯田做农奴,而枯发年老者,应该会有大部分被祭祀掉。

    战国、战国,大争之世!这个时代到处都充斥着血腥和残忍,野蛮根本不值一提。只要打仗就会死人,至少打赢了比战败好,死人最多的永远是战败的一方。成王败寇,没有人会怜悯失败者!

    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下,赵雍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,至少现在的紧张感和急迫感减轻了不少。

    楼烦经此一战,数年内,将再也不能对赵国产生任何威胁了。

    赵国在西部战线压力一减,能轻易增援东边马托和尉文,林胡也定然掀不起什么波浪。林胡王现在不赶紧跑路的话,最终难免落到和楼烦一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此次代地的战争也算是接近了尾声。

    之前还谨慎抖擞的赵雍,顿时感觉一阵疲意涌来,眼皮也不住地打架发涩,现在他只想好好睡一觉。

    赵雍转过头,朝着东边深深地望了一眼。难得的晴天,阳光穿过薄雾,刺的他眼睛微微眯起。他随即招呼过身旁的侍卫,说道:“回营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滱水穿石途九曲,鸿上险关扼要地。

    鸿上关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,北可出代地,东可趋燕地,南得固中山,以其险要地势,牢牢扼守住中山国的北部疆域。

    而今中山国又在此屯于重兵,意欲何为不可谓不明显。

    鸿上关,中山大营。

    公叔捷一脸不解地问道:“汝说什么?王上要吾等撤兵?”

    下首的传令使,将手中竹简递给身旁的侍者,冲着公叔捷揖道:“仆只管传王上之命,其余之事,仆可管不着。”说罢也不管公叔捷的态度,转身就走出了大帐,态度可谓是嚣张至极。

    左侧的副将,冲着传令使离去的背影啐了一口,不忿道:“一个小小的内宫宦者,竟然也敢对将军不敬,他难道不知道将军的身份吗?”

    身旁的同僚轻轻抻了他一把,轻声说道:“这宦者唤作尹俊,入宫前,听说是相邦的门客……”

    帐中的将领都是耳精之辈,顿时露出了了然的眼神。

    “无后之人……呸……”副将再啐一口。

    公叔捷摆了摆手,宫中的情况他自然知道,包括相邦司马喜擅权弄政之事,他也早有耳闻,但如今还不是内讧的时候,一切都以外敌为主。

    公叔捷随后扯开竹简上的绳子,细细查阅起来。

    片刻后他突然将简犊重重掷在几桉上,悲愤道:“佞臣!定然是佞臣!王上定是受佞臣谗言,才会下如此军令。”

    两旁的将领都有些不解,副将开口问道:“大王真令将军撤兵?”

    “汝等自看!”公叔捷痛心回道。

    副将拿起简犊看完,惊讶道:“王上责命将军,即日率军回返王都,不可与赵国开战?”

    撤兵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