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 高山流水-《卧龙岗上小童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颇为正式的行了一礼,沐风的态度倒是让周郎咧嘴笑道:“我已经时日无多,这天下还需看江东那些后辈了。”

    “桐花万里丹山路,雏凤清于老风声。江东后辈,想来无需大都督担心,还望都督好生将养身子。”

    颇为潇洒的起身,周瑜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小童子:

    “雏凤清于老凤声?当真是好句子……”

    拍了拍沐风的肩膀,周瑜咳嗽了两声:“只可惜你年岁小了些,不然与你痛饮,也是一件妙事。”

    翻身上马,周瑜这矫健的身姿倒是丝毫不像像是身受重伤之人。

    沐风挥了挥手,那四周的文聘等人便是散开了队伍,为周瑜让出了一条返回江夏的通道。

    如今周瑜奇袭襄阳的计策已被沐风看穿,自然已经成不了威胁,沐风倒是不想让这位名满江东的美周郎丧命于此。

    “沐风!望你转告孔明:我周瑜有一琴,音色绝美,惜自从孙伯符逝后,再无知己相奏。他孔明之才,我甚是认可,可惜我们身于不同阵营,倒是没有机会来一曲高山流水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我二人于太平之世,高山流水,琴瑟和鸣,又何必去羡慕那俞伯牙、钟子期二人!”

    “驾!”

    朗声大笑,周瑜拍马而去,只留下了一道不断逐渐远去的背影。

    见着周郎远去,沐风倒是颇为感慨,他知道这极有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与周瑜见面了。

    这位美周郎虽然英年早逝,却是一手策划了赤壁大捷,为这片乱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,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……”

    念叨着这首苏东坡所写的千古名句,沐风走向了文聘,看了一眼那金枪班,苦笑着问道:

    “我放了这么大一个功劳,他们应该不会想削了我吧?

    文聘笑着摇了摇头:“金枪班众人,皆是熟读兵法,知道周瑜此时不能死在襄阳,自然不会怪你。”

    周瑜乃是东吴的大都督,若是死在了沐风手中,只怕孙权与刘备之间的关系,就会彻底决裂,这般情形,凡是明眼人皆能看出。

    “倒是你成功料到周瑜奇袭襄阳的计策,让得他们格外叹服,这识破敌军计策,对于他们来说,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功劳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