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心理学家对于人类认知的研究表明,人类的注意机制是基于有限的“认知资源”的。不同认知任务需要消耗不同比例的“认知资源”,任务的刺激加工复杂度与“资源”占用量成正比。 认知系统可通过“资源分配”机制灵活调配注意力,优先处理重要或新异刺激;当总资源需求超出个体容量时,会出现注意力分配失衡。 这便是【认知资源理论】。 某些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在遭遇生活大变之后,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避开悲伤和崩溃,就是基于这种原理。 【接地技术】的运用,尤其是眼下南祝仁正在指导的【5-4-3-2-1技术】,某种意义上也是运用了【认知资源理论】的原理。 运用当下的任务,抢占人脑中的认知资源,以此让来访者无心再去想别的事情,进而从对过去经历的【记忆闪回】中脱出。 在上一个环节中的【生理着陆】中,南祝仁布置的仅仅只有动作和触觉方面的单一任务。 而在这一环的【精神着陆】中,【5-4-3-2-1技术】给来访者布置了涉及更多感官的任务。 根据临床研究,完成一整套完整的【5-4-3-2-1技术】练习,平均需要占用个体工作记忆83%的容量。 只要能够让来访者投入这个练习中,就能够保证他不会再有多余的认知资源分配到【记忆闪回】中了。 …… 眼下,听了南祝仁的指导语之后,来访者狠狠地晃了晃脑袋,像是想要借此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一样。 他喃喃自语道:“五个能够看到的东西?” “对。”南祝仁重复着鼓励道,“五个看到的东西。大声说出来,而且描述要具体,必须描述一定的颜色、形状方面的细节。” 来访者僵硬着脖子,眼珠子缓缓转动,像是摄像机一样扫视着周围。 他率先看到了南祝仁刚刚掏出来的那个沙漏。 “我看到了……棕色的沙漏,里面有……黄色的沙子。” “很好,这是一个东西。然后你说话的声音可以再大声一点。”南祝仁进一步鼓励着引导。 来访者用力地眨眼,吞下一口唾沫,然后视线上移看到了南祝仁脸。 他的声音相比较之前确实大了一点:“我还看到了……南老师你的脸!很帅,超过吴彦祖和金城武的帅,气质也很吸引人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