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下震惊的就轮到其他人了,这两位是什么人他们还不知道吗? 老何就不说了,老婆自从怀孕之后也跟着挑嘴,吃啥都说差点意思;曾阿婆那更是有名的节俭,卖菜时候遇上讲价的,可是情愿卖不出去也不要。 能让这两人火急火燎的吃食那得是什么“珍馐”啊?众人不禁有些好奇。 但是五块钱都快抵上孩子一顿早餐钱了,不少有些意动的商贩也都歇了心思,但也暂时默许沈青云融入他们的圈子。 一个小举动,不仅收获了今天的第一桶金,还取得了同行的认可,这笔生意值! 也是巧,这盆凉拌荠菜装完十六碗之后还剩下约摸两碗的样子,沈青云也不小气,做主一人一碗附赠给了两位大老板。 曾阿婆和老何对她的感观更好了,说了些在这摆摊的忌讳和技巧,沈青云都认真记下了。 没过一会儿,就迎来了第一波客人。 相比其他人,沈青云的摊位要简陋不少,而且一眼看上去也没什么卖的,压根没人光顾,但这根本难不倒她。 “瞧一瞧~看一看哎!新鲜炸的薯圆,紫薯圆!每人免费试吃一个,限购前三十个哈——” 她扯开嗓子叫唤,清亮的女声加上不错的外表,吸引到了不少目光。 尤其是一些老人,听到免费两个字就走不动道了。 “小姑娘,你那薯圆真免费的?给我来一个尝尝。”一个高大的老大爷弓着背道。 沈青云:“真免费,原本我卖三块五一个呢,您尝尝!觉着好吃就买。” 不少新来的客人听到这话都在心里冷哼,还三块五一个呢!这小姑娘指定脑子不好使。 当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紫色球球出现在他们面前时,不少人都觉得有些失望。 虔城周边的县都晓得,薯圆最正宗得用大薯,也就是板薯来做,紫薯做的难免有些硬,稍微讲究一点的客人就不肯买这家的了。 老王就是这一类比较讲究的客人,瘪嘴抱怨道:“小姑娘,你做生意不恳(老实)嘞!” 身后排队的人也跟着应声,“是嘞,在存仁做生意还是要恳点哈,不然一传十十传百的,你个姑娘家家连人家都不好说了。” 一些年轻人则更多的看热闹,没有要排队的意思。 沈青云面色不变地摆弄着手机,压根没有一点要解释的意思。 经过这么一闹,同样来摆摊卖薯圆的那位张阿姨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,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,说话就阴阳怪气了。 “这小姑娘有本事呢,田里随便拔点野草就能一盒卖五块钱,也不知道里边加了什么。” 第(2/3)页